商业文化
    主页 > 期刊导读 >

伍德斯托克现象美国青年文化的演变

●CYSB国9t,青年视野●行为上保持正确的判断和自制。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说不”的方法起不了作用。很多原因都说明工作将是艰巨的。一个原因指的是生命中的青年期。作为新的公民,我们可以轻易地指责他们过多地关,C~-'T权利和自由,而对责任和义务不闻不问。当然,青年对公民的这种态度倾向是和他们的青年期相一致的——分裂、独立、认同和跨越进入成年人的障碍。自由、理想主义和尝试的权利激励了青年的这种追求。也许关心责任只是“成人的事”。许多做父母的都清楚,仅仅用责任这个词只能使大多数青年发笑或畏缩。调查表明尽管大多数当代青年对他们的生活持肯定态度,但个人行为和一些成员的缺少自制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的一个担忧。美国青年的集体取向和观念反映了他们的文化继承和政治风格上的转变。乍一眼看来,90年代的青年把许多相对的价值或政治观混杂在一起。他们赞同自由党人和公共的观点,他们厌恶政治和政客,却想解决社会问题和实行社区服务。青年对问题的解决更感兴趣而不是形成一整套一致的政治哲学,所以他们更乐意把自己视为不可描述的温和派、中间人和独立者。青年的态度和行为不是表现为“无根的”或是漂流在政治海洋上,而是具有许多托克维尔对19世纪美国人描述的特点:对于财富、个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的热爱;更为实用主义化而不是理论化或意识形态化;对权威和政府有着一种强烈的不信任。90年代青年所不同的是他们对于开始于60年代并在以后继续主宰美国政治进程的意识形态化的政治的抛弃。当这个国家的保守党人、自由派、政治中间派、政府官员和纳税人就什么是负责公民的最重要的品质而各执一端、争论不休时,90年代的青年看来想在各种理想的品质中寻求一种平衡。伴随着通过合作和文明而达到政治妥协的强调,90年代的青年赞同用一种更正面,更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美国的问题。尽管年轻人怀疑政府,但新右派想分裂政府的想法并没有在他们脑子里占据什么位置。年轻一代的目标:是想让政府就他们的重大问题更为负责,更富于效率。未来的挑战在于将青年的这种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转变成真正的政治信任和富于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尽管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明天的公民仍旧是前途无量的。置理查德G·布朗盖特国际社会学会政治社会学委员会主席、美国锡拉互兹大学教授、研究中心主任玛格丽特M·布朗盖特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主任、教授24伍德斯托克现象●●德斯托克(woodstok)位于纽约州北部,1969年夏天,美国首次摇滚狂欢节(以下简称“1969伍德斯托克”)在这里举行。45万年轻人参加了这一青年“反文化”的集会,创造了“嬉皮士”(Hippies)文化的最后辉煌。25;年的历史变换,美国青年文化几番风雨几多演化。80年代,随着“雅皮士”(Yapies)文化的兴起,90年代美国青年文化“反文化”的精神已经无影无踪。“1994伍德斯托克摇滚狂欢节”(以下简称“1994伍德斯托克”)成了最具说服力的例证。这场名誉上纪念“1969伍德斯托克”25周年的集会,实际上把“嬉皮士”文化从历史的坟墓里拖出来鞭笞了一番,演成了“伍子胥掘墓鞭尸”的闹剧。为研究的方便,本文把美国青年文化演化过程中的这种现象称为“伍德斯托克现象”。今天,我们探讨“伍德斯托克现象”,无疑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美国近半个世纪来青年文化的发展脉路。“伍德斯托克现象”的发生发展60年代末期的美国笼罩在越南战争的沉闷气氛之中。55万美国士兵被派赴越南战场,1969年的每个月中平均有800名士兵被杀;另一方面,国内激烈的反战活动使美国陷入狂乱,光校园内举行的抗议活动就有9000多次。大多数美国人处在苦闷、怀疑和不满的情绪之中,青年人的情绪尤为强烈,这就使以1967年“嬉皮士…‘旧金山爱情之夏”公社的建立为标志的“反又化”的“嬉皮士”运动,获得了得以迅速生长湿润的土壤,也使自1967年蒙特雷流行音乐节(TheMntereyPopFestival)大获成功之后,时髦的音乐节(Msi— c山Fe。“,a1)有了更多年轻的观众。当时年轻的摇滚乐迷,把音乐节的活动看做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69年8月15日至17日,在伍斯托克举行了一场有45万年轻人参加的盛大摇滚狂欢节。45万来自中产阶级富裕家庭的年轻人●CYSB国外青年视野●美国青年文化的演变拥到郊外结庐而居,放弃了温文尔雅的举止和多年来所受的循规蹈矩的教育,在滂沱大雨的泥泞草地上,随摇滚乐一起疯狂摆动,吼叫。他们吸毒、裸体、做爱,在泥淖中嬉戏、打坐、发呆、冥想。他们以疯狂的形式表达和发泄对越战的厌恶之情,以此嘲笑和蔑视虚伪的政治、平庸的文化。他们悲观厌世企图逃避现实的心态,通过各种随心所欲的自由方式在伍德斯托克摇滚狂欢节上,找到各自的归宿和幻想中的世外桃园。这些年轻人以“反文化。的主题和集团性的行为艺术,在伍德斯托克上演了60年代美国青年文化最耐人寻味的青春剧。“1969伍德斯托克”星期一在杰米·享德里克斯(JimiHendrix)的《一面星条旗净的挽歌声中结来了。然而,它却象一道闪电,在60年代末是那样的惊世骇俗。几天之后,迪克卡夫特。颓废派。电视节目、《滚石》杂志、《乡村之声》杂志以及其它地下传媒开始广为宣传,他们将“伍德斯托克”奉若神明。不久,由纪录片大师迈克尔·沃德利导演的《伍德斯托克》影片开始上映。1970年6月由乔尼·塞巴斯蒂谱写的充满浪漫色彩的《伍德斯托克》电影主题歌录音带在美国名列榜首。它与影片第一次向公众完整地层示了“嬉皮士。们陶醉其中的“伍德斯托克生活方式”,那就是闻名的三位一体:性爱、吸毒和摇滚乐。该片发行9个月后,伍德斯托克成了传奇故事的发源地。后来,举据一些当年奉加者的回忆,还整理出版过一本《伍德斯托克口述史》的书。“伍德斯托克,,的影响并非仅此。“伍德斯托克摇滚节的影响力持续地作用了10年以上,它使整个美国的青年文化从此划定分水龄,改变70年代后全美甚至半个以上地球青年的价值观。。以至在美国青年文化中留下了“TheWoodstokGeneration"(。伍德斯托克一代”)这个名词。在美国,继“伍德斯托克一代”之后,70年代“崩克”(Punk)和·现代派”(Mods)曾一度风光。但是,随着美国的物质文明的提高、“享乐主义”的盛行和保守势曰徐飞力的逐渐回升,美国的“新人类”(称“丁克斯”)成长起来,80年代的“雅皮士”文化成了美国“文明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90年代美国的“雅皮士”主要在两代人之中,即“BadyBoomers'’(1946年到1964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美国人)和“X一代”(指美国现在20多岁的青年一代,因1991年道格拉斯·库帕兰出版的小说IX一代》而流行)。前者有7200万人,后者有3800万人。虽然这两代人在文化价值观上并不存在分歧,但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都是建立在“雅皮士”文化基础之上的,在彻底否定“嬉皮士”文化上是有共同点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这种演化,使得80年代以来,“伍德斯托克。一再被“BadyBoomers”及“X一代”看成是一切与流行文化有关的坏事的根源和象征。在庆祝“伍德斯托克”的许多活动中都包含着这种攻击,因为许多参加纪念活动者的谈话,以及成人电视节目中指出的一些在影片中未曾公布于众的内容极易引起非议。英国《观察家》载文批评说:“‘伍德斯托克’象个吸毒成癖的巨人,只是限于社会舆论的压力装作不是。可是正如所有能够广泛流行的事物一样,它从毒贩和吸毒观众的相互需求中得到了旺盛的生命力。”社会变迁日新月异,在“嬉皮士”文化的废墟上,“雅皮士。文化又把伍德斯托克装扮成另外一番景象。1994年8月15日一个以“严禁吸毒酗酒、严禁性乱活动,严禁打架闹事”为特色和基调的高格调的健康文明的摇滚狂欢节在伍德斯托克开幕了,它就是“1994伍德斯托克”,35万人参加了盛会,组委会将此基调大.声地、清晰地、反复地向各方作宣传。开幕式上基尔向所有参加者高唱道:“今天美好在哪里?今天美好在哪里?没有酒,没有毒,没有酒,没有毒,这便是1994伍德斯托克。”好多麦克风在演出前后及间歇反复宣传:。请小心,请节制,请自重,别烟雾腾腾,别醉气醺醺……”狂欢节期间又值大雨滂沱,尽管两个主要舞台上摇滚乐队闹声喧天,然而整个狂欢会场却秩序井然。色彩鲜艳●CYSB国外青年视野●的帐篷,闪闪发亮的铝制折椅四处可见,这里干:争、安全,气氛同“1969伍德斯托克”大不相同。在大片人工泥淖中,人们嬉戏翻滚,将自己涂沫成发亮的泥塑。当克罗斯比、斯蒂尔斯、那什等著名摇滚乐手唱起“爱吧j爱同你在一起的人。时,全场和着唱,跟着舞起来,达到了。1994伍德斯托克。高潮。“伍德斯托克现象”的比较分析●“反文化。的旗帜,难再树起70年代,在美国文化理论界,。青年文化。这一概念普遍被理解为青年放纵主义的亚文化,这与。伍德斯托克一代。不无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施瓦茨和默顿指出,。青年文化是一种以真正反叛姿态而出现的反文化。。威廉·了·沙佛论及摇滚乐时说:。无论在外在形式上,还是内在精神上,摇滚乐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一反叛。O;令威廉·J·沙佛没有料到的是,事过境迁,随着青年文化观念的演化,今天,摇滚乐不再大逆不道,除了成为美国人表达感情和思想的一种重要载体之外,。反文化。的蕴涵已荡然无存。对此,我们不妨看看。“1994伍德斯托克。筹备过程中的一些闹剧。开始,为了纪念"1969伍德斯托克。,好多当年的。嬉皮士”与今日的摇滚迷们,试图在伍德斯托克原址相聚,复制一个1969式的狂欢会。组织者原订目.标是,起码组织5万观众。可是直到8月1日,总共才售出1657张门票,组委会只得宣布计划流产。此后,摇滚迷们便把精力集中在。1969伍德斯托克。摇滚狂欢节上了。该狂欢节的组织者基本上是。1969伍德斯托克。的原班人马。他们的组织目标是至少也要卖出25万张门票。他们决定,鉴于前面的教训,重点促销对象不放在已经人到中年的老。嬉皮士。身上,不指望他们来。撑门面。。因为那些老“嬉皮士。很多已成为今天的。雅皮士。。60年代,他们摇旗呐喊,一心要彻底催毁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又成了80年代。雅皮/i:。的座右铭。当年离经叛道的。嬉皮士。,今天作为。雅皮士。又回到了社会的主流。组委会的促销战略是大力讨好。K一代。中的摇滚迷。鉴于直到8月1日,狂欢节的门票也只卖出11万张,对此,组织者认真找了原因,发现宣传不够和对青年心态把握不准是重要原因。不少年轻人是想尝尝。反文化。的滋味,有贼心无贼胆,‘他们对。1969伍德斯托克”的吸毒、乱交、酗酒、朝别人头上倒可乐,心有余悸。他们欲参加狂欢节,只想借助狂欢节“反文化”的象征性,得到一个发泄一下工作和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和放松身心的机会,并不想。动真格的”。他/26们对“弘扬‘伍德斯托克’精神”毫无兴趣。有的年轻人则认为,现在已经没什么可以反叛了,大众文化无所不在,生活在其中,按自己的意愿可以得到充分的刺激和任何感官享受。这种要什么有什么的娱乐文化彻底取消了对立面,很适用于“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当代青年。美国《时代》周刊的一次调查发现,青年中政治观点上的保守派由60年代的28%,上升到41%,而激进派则由6%下降到2%。这些因素的制约,造成“1994伍德斯托克”难以树起“反文化”的大旗。当然,门票销售不佳还有狂欢节自身的一些原因。最后,组织者从狂欢节内客、安全保卫、生活服务、交通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并加大宣传力度,才赢得了大批观众,终于使组委会和摇滚迷都如愿以偿。●商业性文化,唯利是图对美国青年文化中“反文化。意义的丧失,也有人以为是“涵盖一切的商业性文化敲碎了青年人的反骨。。这话不无道理。要说“1969伍德斯托克”与“1994伍德斯托克。有何相似之处,那就是,在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鹬蚌相争,其实始终是商业文化这位渔翁获了大利。商业文化借助青年文化可以大发其财,已经成了一条商业定律。."1969伍德斯托克。的成功举行,除了特定的社会环境使然,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小插曲。当时,迈克尔·兰和阿尔蒂·科恩菲尔德一起计划在纽约州北部农村的伍德斯托克建立一个电影制片综合企业,他们认定举办摇滚狂欢节将成为宣告这项事业发展的最佳方式。而在1969年初,他们的这项宏伟计划恰巧得到了两位寻求商业投机的富足青年约翰·罗伯茨和乔尔·罗森曼的经济支持。迈克尔·兰雇拥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沃德利拍摄成《伍德斯托克》影片,到1979年,该影片已在全世界获利5000万美元。另一方面,参加"1969伍德斯托克。表演节目的人,多数是要收取演出费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到1970年还在经济上受益。桑塔纳(Santana)、乔·科克(JoeCocker)、斯莱和费穆莱·斯通(Sly&TheFamilyStone),他们的唱片集名列前三名。。1969伍德斯托克。上具有爆炸性的重要人物克罗斯比·斯蒂而斯(CrosbyStills)·、纳什和扬(Nash&Young)也都从狂欢节得到好处,他们的第一张唱片连同那充满乡土气息的《荒凉的西部}的封面,在1970年5月荣获美国第1名。影片和唱片集在年轻人的青睐下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转过来我们再看看"1994伍德斯托克。。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看,它只不过是组织者借纪念“1969伍德斯托克"25周年大庆这个主题加以发挥的一条生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