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普遍性的价值冲突研究*
自20世纪末“创业型大学”概念问世以来,学界对其的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这种声音不只产生在某个国家,无法相容于特定的高等教育传统与社会政治制度,而是像不同国家的学者看待创业型大学的积极因素一样,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都存在对创业型大学贬抑或者褒扬的声音。在高等教育高度市场化的美国,也有大量学者在学理上抵制创业型大学;在高等教育有着公共产品属性文化传统的西欧,同样有大量学者在学理而非情感上颂扬创业型大学。可见,学界对于创业型大学的价值认识主要基于高等教育的规律与功能,基于大学的本质和使命,与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教育政策等关系都不密切,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认同或者价值冲突。分析与论证创业型大学的价值冲突,再而寻找化解或者缓和价值冲突的路径,是推进创业型大学本土化建设的理论前提。本文从观念、行为、主体三个不同层面,系统地梳理学界关于创业型大学带来的价值冲突。
一、创业型大学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价值冲突
高等教育领域中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价值冲突,并不是自创业型大学问世以后才出现,甚至在中世纪大学诞生之际就存在这种冲突,只不过在创业型大学理论研究兴起之后,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主题。研究中世纪史的美国权威专家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指出,“在早期的大学,学生缴纳的学费是教师全部的生活来源,”知识并不那么神圣,师生关系也不那么神圣,完全建立在一种市场关系之上。[1]可见,大学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价值冲突在中世纪就已经实际存在,“高等教育最早的原型就是以知识与市场的联系为其合法性基础的,”[2]只是由于那时的高等教育研究尚未开展起来,人们未能将这种实然状态的价值冲突转化为文字符号。时至20世纪中期,尤其当提出创业型大学模式“正在取代哈佛模式成为学术界的榜样”之后,[3]关于大学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研究,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学界经久不衰的讨论主题,更是创业型大学研究的第一主题。持古典高等教育理念的人士认为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水火不相容,弘扬学术文化必须远离商业文化,可谓传统派的观点;持市场化高等教育理念的人士认为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并不矛盾,借助商业文化反而有利于促进学术文化,可谓现代派的观点。表面上,两派都在寻找相应的理论或者事实维护各自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在实质上,现代派明显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且仍在继续的争论。从这一点来看,创业型大学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价值冲突首先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创业型大学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思想源头。
古老大学的圣洁与自由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想象,并被学者借以“传统大学”的预设流传并散播开来。在探讨创业型大学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时,传统派同样更多地以一种想象来架构理想的大学形象,抵制与驳斥商业文化对于学术文化的入侵。在他们看来,学者或者学术机构把知识融入商业化的使用,会篡夺这些机构所扮演的角色,颠倒大学的目标;[4]逐渐偏离本应遵循的工作重心,背离本应担当的历史使命,大学得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就会出现危机。[5]从一种历史使命的高度出发,确实能为捍卫大学“象牙塔”形象提供辩护理由。尤其当这种声音不只是少数学者的“振聋发聩”,而是在学界有着广泛的舆论支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捍卫大学理想”之力量,更容易让人们信奉“大学的本质是反商业的,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水火不相容”,或者让“大学应该注重社会效益而较少考虑经济效益,企业应该注重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社会效益”成为社会共识。[6]例如,有文认为,商业因素卷入学术事务,会导致学术成果的延期发表或者学术交流的减少,影响大学科学研究的开放特征与要求。[7]有文认为,“创业型大学的选择显得过于功利,而忘却了学术自由的理念,沦为市场的奴隶。”[8]有文认为,创业文化是一种追求经济利益的文化,会对大学文化的纯粹性造成伤害,导致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引发浮躁冒进的学风。[9]“对营利性教育机构客气一点的评价是,人们最多认为营利性机构给学生提供的是就业能力,而未必是教育。”[10]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功利主义对学术的发展是一种阻碍,无论其动机是为私的或是为公的。”[11]凡此种种质疑与批判大学学术创业的声音,汇聚成一张宽大、牢固而又高高在上的“网”,让许多怀揣传统大学理念的人士在“网”上编织各种大学理想,也让许多与时俱进、勇于走出“象牙塔”的现代派人士被这种有形或者无形的“网”挡住了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