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本科高校文化转型的第三条道路
一、地方本科高校:介于非营利性大学与营利性大学之间的文化转型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既是国务院推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工作重心,又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因此,明确转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实现顺利转型的关键。
(一)地方本科高校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
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的关键所在。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是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致,而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成为“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1]。职业教育的体系化和系统化,必然对现今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思路和新要求。而这种新思路和新要求,必然倒逼高等教育结构作出适当的调整。反观现行的高等教育结构以及现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既是国家经济转型的社会发展需求,也是地方本科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具有营利性大学倾向的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
“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1]“三对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必然会对以非营利性大学为主要办学目标的地方本科高校提出新的挑战。诚如理查德·鲁克在《高等教育公司》一书中指出,学科导向和市场导向是区分非营利性大学和营利性大学的重要标志,“营利性大学主要倾听的是市场需求的呼声,而非营利性大学倾听的却是学科的呼声”[2]18。我国的地方本科高校从性质上不同于美国的营利性大学,而更趋向于其公立大学。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虽然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定位上大都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偏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以学科为导向的高校要比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对市场关心的程度小得多,市场的反应能力也慢些”,“要么是没有什么反应,要么是反应太慢”[2]18。为了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现实需要,实现“三对接”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须明确具有营利性大学倾向的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即在非营利性大学和营利性大学之间探寻第三条道路①。
二、“文化钢丝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之中的文化困顿
学术文化与商业文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非营利性大学以学术文化为主导,而营利性大学以商业文化为主导。我们要在非营利性大学和营利性大学之间探寻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办学定位,就必须面对学术文化和商业文化之间的“文化钢丝绳”。
(一)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高等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存在,而大学文化就是对这种文化存在的浓缩和体现。“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及其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大学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大学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因此,文化个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3]。同样,文化个性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大学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学校内质中的,能给学校带来价值性的,支持学校过去、今后和未来的竞争优势,使学校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4]。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我们不难觉察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根植于大学文化之中,成为大学独特的并富有无限生命价值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就是大学在过去、今后和未来的岁月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所在。
(二)非营利性大学与营利性大学之间的文化差异
郑文全在《非营利性是大学竞争的自选择》一文中指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组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有利润,而在于对盈利的处理方式不同:如果盈利在组织成员之间分配就是营利性组织;如果盈利不能在内部成员之间分配,只能用于组织本身的发展,则该组织为非营利性组织”[5]。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对营利的处理方式不同,使得营利性大学和非营利性大学形成了基于不同文化特质的学校文化传统。对于非营利性大学来说,学术文化是其大学文化的核心;而对于营利性大学来说,商业文化是其大学文化的核心。这两种不同文化类型所主导的文化差异,“反映了营利性大学和非营利性大学内部不同的优先权和不同的价值层面”[2]102。不同的优先权和价值抉择使得大学在面对学术和商业时会作出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是学校文化差异在大学各项活动中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