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
    主页 > 期刊导读 >

江浙文化与当代文学

江浙文化历史悠久,因此,关于他的文化精神有各种各样的概括,很难简单地用几句话概括出来。今天我结合当代作品,从几个角度谈谈对江浙文化的理解,即这是一块人间的福地、宗教的圣地、经商的宝地,同时,还是从文的清静之地。

一、江浙山水、美食文化与文学创作

江浙一带被称为江南,江南好,是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什么?江浙一带水比较多,物产比较丰富,老百姓日子就过得比较滋润。谈到杭州就想到西湖,西湖就是水的概念。谈到绍兴,就想到鉴湖,桥很多,水很多,而苏州同样有东方威尼斯之称,也是和水有关系。谈到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很有名的诗句,二十四桥,就是桥多水多,扬州也是一个水淋淋的城市。我们知道,白居易写过《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杜牧写过《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很多,所以人们一谈到江南就是灵秀的山水、富庶的生活。在灵秀的山水、富庶的生活之中人们自然会有一种比较乐观的心态。

这种自然条件作家怎么去写?每个城市都会介绍自己有什么样的名胜古迹,有什么样的山水风光,但是怎样把它融在小说里面呢?苏州有一位作家叫陆文夫,他写过一部小说叫《美食家》。陆文夫的《美食家》就是写苏州美食,他用一位美食家的人生故事生动地把苏州美食串起来。故事的主人公叫朱自冶,这个人家里很有钱,极享受生活,中国人享受生活首先体现在吃的方面。朱自冶每天早起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吃第一碗头汤面,因为第一碗面水最清澈,面最爽滑,而且吃面的浇头决不会重样。中国人早点的丰富性在这小说中充分体现出来。吃完就去喝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这就是苏州的讲究。中午吃大餐之后就去泡澡,泡澡就感觉到从胃到肚子里面蠕动的快感。朱自冶每次吃了好菜以后回去把它记在日记里,今天中午吃了哪些菜,时间长了他的日记就成了一个菜谱。这个人喜欢吃到什么程度呢?连家都不愿意成,为什么?成家了就被老婆管住了,就不能去外面品尝美食了,所以家里对他很头疼。我们想一想一个人成天在外面吃,他的生活意义在哪里?小说的看点就在于后来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就因为他好吃捡回了一条命。日本人的飞机轰炸苏州,他的家被炸毁了,而他正在外面吃饭,所以这叫因祸得福吧。全国解放,资本家的财产没收了,朱自冶不能光顾那些大餐馆了。朱自冶着急了,为什么?因为他一天都离不开美食,这个时候打听到有一个国民党的军官逃到台湾去了,他的太太会做一手好的私房菜。他就找这位太太,这位太太说我是妇道人家你老往我这里跑,不太好吧?朱自冶说那没关系我们结婚吧,所以说以前是为了吃而不结婚,现在是为了吃而结婚。太太每天为他做着精致的私房菜,他觉得很满足。日子就这么过着,他没有想到终于有一天苏州走向了改革开放,很多老外到苏州来吃苏州菜,这个时候却发现很多做苏州菜的老先生有的退休了,有的驾鹤西去了,这个时候大家很着急,要培养厨师来满足外宾的需要,于是就贴了一个海报,招聘苏菜大师。朱自冶去了,夹着他吃菜的日记。朱自冶问大家作为一个厨师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刀工,有人说是火候。朱自冶说都不对,做厨师最重要的是放盐。盐多,盐少,早放、晚放这个菜就不一样,厨师们听得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于是一个寄生虫变成了一个美食家。这部小说好在哪里?小说写的第一点,就引起我们的思考,怎样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怎么样才能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第二点,主人公朱自冶从一开始的寄生虫,只要每天能够吃好就很满足了,人生没有什么崇高的追求,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后他能为复兴苏州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这就是《美食家》给我们的启示,也就是说我们要写地方文化怎样从里面发掘出人生的哲理,对人生有所启迪。

温州作家林斤澜写的小说叫《溪鳗》,这小说在全国得过奖。他在《溪鳗》里面既写温州人会做生意,又写温州美食文化的特点。女主人公溪鳗长的很漂亮,都说她像鳗一样滑。她开了一个餐馆,但是那个年代又怕取缔,所以她的餐馆是不挂牌的,这就写出了温州人的精明。因为长的很漂亮大家都来吃,吃什么?就吃她的敲鱼,鱼面、鱼丸子等等,并专门写了怎么做敲鱼的过程。很香,香到什么程度?连经常来教训她不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镇长,慢慢被她的美貌和敲鱼吸引,不知道怎么办?结果镇长走在桥上一不小心就摔下去了,把身体摔坏了。当溪鳗知道是从自己的店里出去摔倒的,跑下去把他扶上来,溪鳗就照顾他,慢慢就像一家人似的,至于他们是否成为真正的夫妻谁也不清楚,反正一直照顾着。你说溪鳗这个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生活就是这么复杂,所以《溪鳗》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小说既写了一个很生动的女性形象,又写了温州美食的魅力——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