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一伊:平台和商业利益共谋,形成今日“饭圈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记者姜晓斌
我爸妈小时候也追星,为什么不搞个粉丝圈?为什么粉丝一直在做统计?数据对偶像意味着什么?在外人看来,如今大米行业的诡异现状究竟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些疑惑,中青报、中青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尹依依。长期致力于粉丝文化研究。
“粉丝原本的追星行为在平台上被‘算法’转化为数据,形成流量文化,流量与商业利益直接挂钩。这可能是过去十年,平台和整个娱乐圈,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制定了协同经营战略,这个战略让饭圈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尹依依说道。
尹依依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上一代也追星,但当时为什么没有饭圈?
尹依依:在讨论饭圈之前,我们需要给它一个定义。关于饭圈有两个常见的误区:一是把它理解为追星发展的必然阶段,似乎追到会越来越疯狂,变成了饭圈;另一种是将饭圈与特定粉丝一一划等号。这两种理解都不是特别准确。
中国大陆粉丝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很清晰的线性发展脉络。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本土追星文化来自港台,追星追星,歌迷和粉丝的消费方式与今天的饭圈不同;然后,还有日本二次元文化的输入。随着韩国偶像产业的投入,几个分支不断合并,相互吸纳。
我们现在的饭圈文化受韩国影响最大,但是发展到今天跟韩国不太一样。主要区别在于,韩国偶像产业引入大陆时,正好遇到了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微博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很容易契合该平台通过流量变现的商业策略。流量与商业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平台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管教”粉丝进行数据劳务采集流量。这是当前粉丝圈不同于以往的追星和日韩粉丝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青报·中青报:韩国粉丝上榜不需要统计吗?
尹依依:也有,但是上榜的渠道比较集中,比如唱歌节目、大众媒体网络投票等。事实上,更像是我们的选秀。而且相对来说,有更严格的监管机制。韩国的偶像产业比较成熟,包括选拔机制,都非常严格。如果艺人的业务能力不好,是不可能拿到很多票的。
在相关政策收紧之前,我们排名的渠道太多,几乎所有平台都想分一杯羹。他们会告诉你怎么发帖,怎么给你的偶像贡献流量,甚至是各种“百搭单”,这些都或多或少与商业利益挂钩。当所有这些连接起来时,粉丝原有的追星行为在平台上被“算法”转化为数据,形成流量文化,这是对粉丝的无形剥削。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是否可以理解为平台和商业利益通过流量形成了“勾结”?
尹依依:是的,不仅因为有平台,还因为平台的算法,流程逻辑直接和商业利益挂钩,很紧。外国广告商不可能认可在 Twitter 上非常受欢迎的人。至少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明确,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独立性;但在中国大陆,粉丝们认为,所有公司和剧组都会根据自己偶像的数据来评估他的商业价值。这可能是平台和整个娱乐行业在过去十年为了利润最大化而制定的协同商业策略。这个策略让粉丝圈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所以,治理粉丝没有多大意义。粉丝们往往都知道这样不好。在做数据劳动的时候,他们可能并没有真正沉浸在其中。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偶像的喜爱,也是一种获取身份的方式。
中青报·中青报:个别粉丝进入追星圈后,会不会逐渐被群体行为吞没?
尹依依:当一个人追星的时候,他追求的是一种准社会关系。比如,通过收集一些偶像相关的物品,你会觉得离偶像更近了;一旦进入粉丝圈,就会有很多关系要处理。粉丝圈会要求你做数据和榜单排名,会告诉你这是处理与偶像关系的正确方式。
另外,在粉丝圈里,粉丝要处理与其他粉丝的关系,以及与平台上其他用户的关系。为什么翻权在微博上特别显眼?因为粉丝经常做一些与其他用户(所谓的“营销号”和“职业黑”)争夺微博上特定内容的可见度的事情,所以他们不得不“控制评论”,去“热搜” ”。粉丝认为,一旦不打架,按照微博的算法,恶意信息就会被热搜。
综上所述,对于粉丝圈的粉丝来说,一是表达情绪的方式是“规范”,二是加工关系比较复杂,导致一些局外人的非理性行为。。局外人认为粉丝很随意,不允许任何人说偶像不好。其实他们是就是怕这些评论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