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
    主页 > 综合新闻 >

未来机场商业发展十大趋势【民航联盟】

 一、两级分化加快

  “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行业集中度、品类分化、业态老化

  疫情之下,机场商业的两极分化越发明显。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营主体的分化;另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业态和品类的分化。

  在经营主体方面,国内机场商业长期存在市场集中度低的现象。大多数机场都有过由本地经营商主导商业资源为主,到逐渐引入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知名运营商的经历。不过,当前年销售额超过20亿的经营商几乎没有,绝大多数上规模的行业主流玩家的销售额规模都在3-5个亿之间。经过疫情的洗礼,市场深度洗牌正在酝酿中。我们预估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国内机场商业市场运营主体的数量将减少,出现强者恒强、赢者通吃的局面。资本的介入将进一步加速运营商之间的兼并重组,市场格局将发生深度调整。

  在业态和品类方面,国内机场商业常见的业态品类结构将发生较大分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特产、餐饮、名品香化、普通品牌零售(含服装鞋履、饰品、食品等)、电子产品等是机场的主要业态类型。在疫情因素的催化下,以及更主要的是随着客群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迁,曾经和当前为机场贡献主要租金份额的特产和普通品牌零售,将出现不可逆的衰退过程。机场特产的吸金能力弱化主要是选择更丰富、价格更透明、评价更真实的线上特产消费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流形式,大大冲击供应链和规模均不具优势的机场特产的出货能力。普通零售百货的下行主要是因为其商业模式是“品牌广告为主,销售为辅”。在品牌大幅缩减品牌营销费用的背景下,销售不振的机场普通零售品牌店依赖营销费用维持存续的模式玩不转。相对于特产和普通品牌零售的趋势性走弱,餐饮和名品香化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名品香化的爆发式增长是疫情期间机场商业最值得关注的现象。

  二、餐饮品质化

  连锁品牌、本地特色、米其林

  在过去的三五年里,国内机场商业中变化最大的领域就是餐饮。多年前,我们很难想象在很多机场里,餐饮的销售额和租金贡献竟然可以跟零售业态旗鼓相当,甚至有些机场到了反超的程度。在我们的印象中,零售一直都是机场商业的主角。这种印象正在被迅速壮大和兴盛起来的餐饮业态所改写。

  “天价牛肉面”、“高价套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不少机场,在机场用餐已经成为很多旅客的自然选择。只要时间允许,很多旅客已经把机场餐饮店与市区餐饮店等量视之。不再会把机场餐饮视作一个饮食消费中的“异类”。在变革旅客消费印象的过程中,大量的连锁餐饮品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品质的保证和价值的相对透明,让那些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尝到了机场庞大客流量的甜头。有些机场的品牌连锁餐饮店甚至创造过亚太区域单店销售冠军的纪录,品牌的溢价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知名连锁品牌餐饮逐步渗透到大大小小的各类机场,机场餐饮市场的规模会进一步放大。不过,除了连锁品牌餐饮之外,机场餐饮未来的新增长空间会在哪里?在我们看来,知名连锁品牌餐饮的大获全胜只是对过去机场餐饮行业的一次大规模“拨乱反正”——曾经过于糟糕的消费体验让旅客对机场餐饮失去了信心,连锁品牌很大程度上让很多消费者重拾了在机场用餐的信心。那么,“拨乱反正”之后的大阔步发展空间会来自于什么餐饮形态?在很多机场,本地特色的重新打造,以及全球高品质餐饮认证体系(比如米其林、黑珍珠等评价体系)的引入成为创新的新源泉。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机场餐饮市场,连锁品牌餐厅将成为基本配置,而独具特色和高标准的餐厅则会成为餐饮市场的最亮眼的明星,也将成为机场商业的一抹亮色。

  三、服务专业化

  市区购物中心:亲密与熟悉的社区感

  机场商业环境:陌生与疏离的异地感

相对于机场的行色匆匆,市区商场的客群悠闲的多。人们在走动的时候都是踱着小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慢慢走着、逛着。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那就是出行的计划性和规定性,打碎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羁绊和牵连,绝大多数旅客都是独自或两人结伴而行,一家人、朋友三五成群一起出现在同一个机场、同一趟航班的几率很小。在市区的购物中心,闲散的客人们有很天然的生活感(这是一种由亲情、友情、爱情和空间距离的邻近共同构建起来的亲密感受),机场则是由陌生和疏离感主导着几乎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