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
    主页 > 综合新闻 >

德云社又被人诟病,请别披着文化外衣,行苟且

最近,江阳沽酒客常常被一些好心人私信,说你有没有看到,泸州街上出了一个女哪吒,以搞怪恶俗的扮相,招摇过市,旁若无人的直播,几千人观看,有笑的,有骂的,还有鼓励的,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当然也少不了打赏的。

有人问我怎么看,我能怎么看,人家也是为了生活。要知道放上身段豁出去,不见得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虽然利益这个东西很容易蛊惑人心,扭曲人性。但是说白了,大众不接受,这类人能有市场吗?与其指责和评论人家长短,倒不如想一下为什么有人捧场。

自古以来,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相互矛盾地存在着。高雅和低俗想要雅俗共赏其实非常困难。

直到今天能做到的也没有几人,但是一旦做到了这个人就算依然有人会攻击和诟病,他一定是名满天下,而且赚得盆满钵满。

泸州女哪吒事件没有什么好不得了的。人家没有犯法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你要是看不起就不要关注,你要是关注,不管是捧还是骂,都是在给她造势,结果其实一样。

关于这个俗文化,虽然不被所谓主流承认,但是他们其实终究还是俘获了大众。当然俗文化里也分高低。比如在东北看二人转分新旧,老的二人转是有曲艺的,新的二人转其实更迎合了夜场表演,人群不同。赵本山之所以在这方面被人佩服,是他的确净化了二人转的一些方式,让它更好地全国普及。所以北方二人转,不管其他人怎么看,赵本山功不可没。

四川的曲艺比较难受,幸亏有个李伯清,他独树一帜的散打评书也是雅俗共赏,而且老而弥坚,九十年代爆红的李伯清跟今天越发沉稳的李伯清不可容日而语,但是可惜的是受到语言限制和个人天赋的问题,李伯清的艺术恐怕很难有人接续。

然而一百多年的相声,在九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他们应该庆幸出了一个郭德纲,要不然,即便拿着体制内的收入的相声演员,最终都没有办法继续靠着相声生存下去。

马季说得好:我不想做调和者,我也不管媒体和一些团体说郭德纲这个,郭德纲那个,郭德纲出现让人相声重新繁荣,以前他们呼吁都呼吁不来,难道这不是好事吗?

天津杨少华先生也说:郭德纲的高票价出现太好了,他这样出现证明相声也能卖个好价钱了,我们这帮人才有了空间,不至于越干越掉价。

其实今天的郭德纲早就功成名就,而且已经没有年轻时苦大仇深的感觉,剑拔弩张像一匹孤独的狼一样的郭德纲已经不存在,忠厚之气的郭德纲更加符合今天的身份和地位。当然这里面有熬出头的不容易,更有岁月历练让他练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郭德纲不必赞美他多伟大了不起,给很多人带来了欢喜,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的。

比起过去那十来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岁月,郭德纲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个小不是怕,而是无于争莫能与之争。今天他但凡要跟谁打仗,那都是在帮他人提升知名度,老郭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如此糊涂呢?

但是,人性这个东西太难了,总有人面带猪,心头嘹亮,打着道德、传统文化等标签去绑架世俗的眼光,来增加自己的出圈率,算盘不错,但是行为错了。

那位大姐骂德云社的德字写错了,如同把正月读成正而不读针的发音一样可笑,早有解释和异体字的书法规矩稍微上网查查就不至于露怯。当然同样也勾起了大家的热议。不过这个热议德云社谁都不会理会,热度也不会在骂街的人的身上。

咱们再天真一点,这位大姐毫无目的,就是单纯的热爱传统文化,就是觉得不应该把老祖宗的东西糟蹋了,可是她自己都没有弄懂这里的子丑寅卯,还上门骂街,这真的是为了文化而伤肝劳神,呕心沥血吗?

反正沽酒客不相信,天下的事啊,总是一地鸡毛后让人一声叹息,跳梁小丑自古不绝,未来依然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