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
    主页 > 综合新闻 >

大贵阳,新商业,逛街路漫漫!

New Viewpoint Of Guiyang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去丽江旅游的途中结识了一位外省的朋友,互相介绍时我说我是遵义人,在贵阳读书。他说遵义我知道呀,就是遵义会议和出茅台酒的地方,但是对贵阳的了解反倒不是那么多。

近两年贵阳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被疯狂安利,他看到后还特意来找我说,你们贵阳发展得很好嘛,有机会来贵阳找你玩。

我突然意识到,这座曾一度被遗忘的城市,正被难以想象的发展速度各种加持,不断成长变化而被人频频提及。

01 大城模式带动

商业项目遍地开花

在我的印象里,初高中各来过一次贵阳,那时候陪父母逛街,去了好几个商场,都是集中在老城区的国贸广场、百盛、星力百货、智诚百货这样的综合性百货大楼。

之后就是来贵阳读大学,那时候休息日都是到老城区,逛南国花锦购物中心、亨特城市广场、逸天城购物中心、银海元隆广场、中大国际广场、鸿通城购物中心等, 贵阳商业进入了购物中心1.0时代,这几个商场也成为当时同学闺蜜消费消遣时光的主要场所。

大概从快毕业的那时开始,贵阳老城区人口、资源配置等不断接近饱和,开启了“大贵阳”发展空间战略,在城市“北拓”、“多组团”发展等推进之下,“建新城、疏老城”,老城的人口容量逐渐开始往“新城”转移,商业发展的重心也在逐渐随之转移。

曾经还一片荒凉的观山湖区、白云区、乌当区、清镇、花溪纷纷被房开商拿下,住宅楼平地而起,购物中心、商业街、商务大厦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贵阳整座城市仿佛是一夜之间进入了快车道,商业项目选址也开始顺势而变。

越来越多国内优质的商业地产企业在贵阳蓄势发力。贵阳本土代表商业星力、 中天ccpark、 云上方舟、亨特等,与益田、万达、万科、印力、世纪金源、爱情海等外来品牌商业形成抗衡之势,不断改变着贵阳商业地产市场格局。

已开业的商业广场,正在筹备的购物中心等等,遍布贵阳各大区域, 给人一种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

02 遍地开花背后

新商业新意少

大学时期,因为学校在花溪,周末外出逛商场可选择的余地很少。除了去花溪当时仅有的一个万宜广场外,只能挤公交去到老城区的几个商场瞎溜达,吃吃饭、喝喝饮料、买买衣服、看看电影,可以在同一天去到好几个商场。

那时候每个商场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不同的主题,有的品牌只在某一家固定的商场内。那时候星巴克、H&M;、无印良品等只在亨特城市广场有,海底捞、盒马鲜生等只在汇金星力城里,想要买到喜欢的东西,就会去到不同的商场。

虽然每个商场距离并不近,但大家都有点像今天网红打卡一样不停歇,坚持不懈的一个个逛完,乐此不疲,真怀念那时候的体力。

这两年新商场不断出现,吃喝玩乐、健身美容、购物消费、电影唱K、书店乐园、大型超市……统统一条龙搞定。

基本上,住的地方附近三公里范围内一定有一个或者多个商场,可以承包人们全年95%的线下消费。但商场好像越来越多,人们反而不大爱去一个一个的逛了,大多时候的选择,变成了哪个离家近,就去哪个。

商场在增多,但是走进去的感觉好像都一样,品牌和业态已成为标配。无论是新开的商业项目还是调改升级后的商业项目,从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定位、功能、业态组合和引进品牌等各方面, 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面孔”。

网红品牌都在各大区域内开设门店,导致各区域的商场内品牌都大同小异,那肯定优选离家最近的去。

看似遍地开花, 其实这种繁荣之下,更多的是 “千店一面成常态”,业态组合和品牌高度重合的同质化现象。当然,这也是商业地产市场在发展中的必经之路。

就以同处西南地区的成都来说,过去也和贵阳一样,商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街铺时代、到百货天下、到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出现、再到商业项目扎堆出现和同质化严重的时期。

但是现在的成都却成为了“新一线城市商业创新领头羊”,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突出的内生型创新能力, 也造就了成都IFS、成都远洋太古里等地标性商业项目,不断的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改进升级。

虽然近两年贵阳的商业体量在不断增加,但高端商业仍然匮乏。尤其是在奢侈品门店数量方面,仅有星力旗下的荔星名店和天河潭奥特莱斯有重奢和轻奢门店。

另一方面,商业发展规模参差不齐、布局不均也是个问题。以小河来说,商业项目的发展布局过于集中,在小河转盘三公里内就有海纳广场、汇安购物中心、万科广场以及北大资源缤纷广场四大项目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