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亚出土一枚史前印章,上面文字令人不解:这

2004年,在中亚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附近的安诺遗址,考古专家出土了一一枚史前石制印章,印面刻有3或4个文字符号,笔迹内有红色(见下图)。通过科学测定确认,该石印的制作年代距今4300余年。

对于这一枚印章上的文字,中国古文字泰斗裘锡圭指出“我会认为这个文字就是汉字,而且不会早于西汉”,显然裘锡圭教授认为这是成熟汉字。

众所周知,中国最成熟的文字,就是甲骨文,距今只有3300余年,而安诺遗址出土的这一枚印章上却有成熟文字,这不免让人怀疑:难道这就是虞夏文字?更为重要的是,从这一枚印章出土地址,也带来了另一个思考:早在4300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成熟汉字?


这一枚印章上的汉字非常成熟,现代人几乎都能辨认出来,由于“休”字可以拆分为“一”和“木”,所以就存在二种可能:休、五、已,或一、木、五、已。因此,组合起来就有四个意思,“一木五己”、“五己一木”、“休五己”、“五己休”。

可以说,从印章上的文字来看,这就是成熟的汉字,而不会是莫名其妙的符号系统。

因此,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伯尔特博士等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石印上的符号肯定是文字,却非西亚中亚或印度文字,而是更像中国文字。

中国考古泰斗李学勤教授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他在对安诺石印研究后则指出,“安诺石印上的字符均可以从中国史前陶器符号中找到”。当然,李学勤又认为,“安诺石印和中国境内的仰韶等文化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这三个要点:

安诺遗址石印上刻写的符号就是文字,距今4300余年。

这些文字在中国史前陶器上都能找到。

安诺遗址的印章文字非常成熟且规范。

显然,这就让中国文字起源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一直以来,人们都将最早成熟的甲骨文,当成商朝存在的铁证,而至今没有发现文字遗存的虞朝、夏朝,却始终被质疑真实存在过。

那么,距今4300年的安诺印章文字,是不是虞朝、夏朝的文字,能不能证实这两个王朝的存在?


毫无疑问,单凭一枚印章上的几个文字,肯定不能证实这么大的话题,但通过安诺印章,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虞夏的存在。

众所周知,如今只要认识3000余个汉字,就能流畅阅读大部分书籍,而商朝却有5000多个甲骨文,显然是一种非常成熟、系统的文字。然而问题在于:按照事物发展演化逻辑,甲骨文之前应该还有文字,这种文字经过很长时间、甚至几千年才最终演化成甲骨文。

按照史书记载的王朝,商朝之前还有夏朝、虞朝,因此甲骨文之前“不完善”或“处于演化之中”的文字,会不会就是夏朝或虞朝的文字?

当然,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只能是一种逻辑推测。但在殷墟出土的文物中,考古专家却发现了一个线索。


上世纪3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考古专家挖出中国最早的古玺,曰“殷商三玺”(又称安阳三玺,见上图)。1998年、2009年、2010年,考古专家再一次先后出土过三枚青铜印章。

那么,安诺印章与殷墟古玺之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一些学者猜测,印章充当起了商品和财物印信的功用,殷商民族具有浓厚的商业文化传统,在商业活动中,印章曾被广泛使用;在新石器时代,通过考古可知,中西方交流极为频繁,可能商人将印章遗留在了中亚。

然而,商朝只有3600余年历史,而安诺印章却有4300年历史,这又如何解释呢?其实很简单,这就证明在商朝之前,中国的确还有其他王朝,很可能先后出现过虞朝夏朝,当时殷商民族只是其中一个部落。所以,安诺印章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虞朝、夏朝的存在,尽管安诺印章不太可能是虞夏部落的文字,但却可能是虞夏时期的文字。


由于无论是安诺印章文字,还是甲骨文中的不少文字,都可以在中国史前遗址中找到对应的演化踪迹,因此可以证明甲骨文、安诺印章文字,都是起源于中国,而不会源于西方。

更为重要的是,安诺印章上的成熟文字,反映出在4300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否则又怎么会有安诺印章上那些小学生都可以辨别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