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
    主页 > 综合新闻 >

资本与空间香港中环利益驱动下的合作、效率与

中环地铁站月台一角——“出·入·中·西”。本文图片均为 庞溟 图

花园道建筑群:中银大厦、中国工商银行大厦与长江集团中心。

如今,这条轴线依然贯穿汇丰总行大厦,连接皇后像广场与对面的海岸。汇丰银行在土地租赁契约上也特别承诺,其总行大厦前方土地将永远免费向公众开放,因此面向海滨的视线至今不受任何建筑物的遮挡。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山”上,还有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会建筑物——香港圣公会主教的圣约翰座堂,拥有全香港唯一永久自有的土地。教堂里还保留着铸有英国皇室徽号的会众座椅,供港督或途经香港的英国皇室家族成员使用。

从太子大厦俯视皇后像广场。

事实上,在中环这块土地上,新与旧、中与西的界限是模糊的、杂糅的。它既是香港最早发展的“维多利亚城”核心区域,又是最新建筑物的集中地。

在高楼大厦的背后,永利街三四层高的唐楼群则展现着华人开埠聚居地的地道风貌。至于如今港岛一侧的维港海岸线,则见证了皇后大道中、德辅道中、干诺道中等海滨道路的渐次开拓与填海区地景的延展变迁。填海工程,既是香港解决可建土地面积狭小、对新商厦需求长期迫切等问题的主要方法,也是促进建筑诞生、新生与再生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这一地区的建筑物本身的用途也多有变迁,或者曾多次予以重建、改建或新建。终审法院现址曾先后供俄罗斯领事馆、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临时政府总部、教育署总部、维多利亚城地方法院、香港最高法院、香港政府新闻处办公室等机构使用。而由诺曼·福斯特设计、落成时曾是全球造价最昂贵建筑的汇丰总行大厦,更是在同一地点上的第四代总行建筑。

在香港逐步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后,中环理所当然地成为商业中心区,变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物化形态的绝佳代表。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等香港三大发钞银行的总部建筑一字排开。出自全世界著名建筑师之手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商业建筑,与高效、理性、实用的商业文化极为契合,为数目惊人的金融机构以及顾问、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机构所承租。

从遮打花园远眺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

长江花园,高楼中的一隅绿茵

中环至半山的自动扶梯系统是全球最长的户外有盖行人扶手电梯,全长800米,垂直差距135米,由20条单向自动扶手电梯和3条自动行人道组成,串起了中环商务区、中环美食区与半山干德道居住区,并连接直通太平山山顶的香雪道和旧山顶道。

而从上环到中环,有一个主线连廊超过1000米、各种支线整体长度超过3公里的人行天桥步行网络,与中环地区主要建筑物、多个街区和交通节点相连,极为壮观。这个步行系统还与金钟系统(从港铁金钟站到中环香港大会堂)和湾仔系统(从港铁湾仔站到湾仔码头)连接,成为贯通整个中西区的空中、地面、地下三维人行交通网络。在人多路窄的交通条件下,既实现了人车分离,又节省了行人的时间,还避免了日晒雨淋,提升了沿线商厦的人流量。

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步行网络,其实是政府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制度的力量,与地产商互动的产物。从1970年代起,中环的头号地产商置地时以廊道连接旗下的物业。其后,政府将天桥体系扩展到连接更多楼宇乃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政府还通过额外建筑面积补偿、降低建筑层高限制等方式,鼓励更多的建筑物商业裙房提供临天桥面的公共空间、与整个天桥系统相连接、成为空中步道节点。

这个看似由各私人建筑物独立发展而成的中环行人天桥系统,正是私营业主在利益驱动下对城市公共环境采取的合作姿态,倒比由政府牵头的广州珠江新城人行天桥系统更为人性化、实用化、日常化。

雨雾中的交易广场与中区行人天桥系统。

但是,这一系统消解了建筑、城市与街道的对立,模糊了私人与公共领地的界限,融合了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商业活动与游览休憩,增加了商业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延伸,使人工规划与自然地貌相结合,堪称中环地区的代表性“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