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
    主页 > 期刊导读 >

西游记中明代商业的繁荣及其文化特征

《西游记》这部小说对于国人来说是家喻户晓,特别是1986年拍成电视剧之后,更是影响深远,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不过正是因为这部著作是一部神话小说,史学界对其研究的不多。但是大家都知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应的产物”[1]《西游记》①这部作品也同样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活。

《西游记》的成书是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历代的记述或创作,最后由吴承恩作了总结性的再创作而后写定的。早在唐朝时期就有寺院僧人传播相关的内容。“在唐代寺院这个艺术文化氛围浓郁的宗教空间里,小说以口头和书面的双重形式传播着。”[2]

小说作者吴承恩家族本是做官的,可是到了父亲一代却成了不善经营的小商人,“他生活在明代中叶,约当公元一五○○年至一五八二年间。出生在一个由文职小官僚而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曾祖、祖父两世相继为学官,皆不显,父亲卖采缕文縤,是个不善经营的小商人……”[3]虽然社会地位的低下让他颇为不满,但能够接触到更多社会现实却有利于小说的创作。而明朝中期的中国也比较特殊。商业有所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出现以及商业市镇的兴起,不仅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也体现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加强。如“嘉靖时,苏州城内织染局就有机一百七十三张,各色人匠六百余名。同时,江南各地又有大批从事丝织业的民间机户”[4]这些在原文中也有所体现。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于文章的创作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现代对《西游记》的研究有很多,也涉及方方面面,不过研究多从思想领域以及团队管理方面展开,对于明清时期商业的研究不多。所以本文仅从《西游记》中涉及到的有关明清商业方面的内容入手探讨。

一、《西游记》中的商业文化描写

《西游记》多处描写的是在崇山峻岭抑或大江大河里与妖怪搏斗,对于商业发展的描写则主要集中在路过的几个国家、郡县里面。“作者别出心裁的安排了九个人间国度,比丘国、车迟国、乌鸡国、朱紫国等,作品中的商业气息与经济意识主要是通过唐僧师徒四人经过这九国时的所见所闻,人物对话体现出来的”[5]可以分类进行归纳和提炼如下。

首先,出现了一些明清之际才会出现的商业用语和商业物品。虽然作品背景是唐代,但作者所处时代是在明朝中期,所反映的社会背景自然也是明代。如“烟凝山紫归鸦倦,远路行人投旅店。”②客舍、邸店是在宋朝时期才出现,唐朝时期不会有。这里出现显然只是小说结合作者明朝时期的社会生活而言的。又如第八回中菩萨和木咤探访取经人中有“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径入。”③在唐朝时期寺庙是不会出现在市中的,这显然又是一处。另外,还有“沙僧上前,把他脸上一抹到:‘不羞!不羞!好个嘴巴骨子!三钱银子买个老驴,自夸骑得。’”④“在陈家庄行者对陈澄说,‘拼了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拼了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⑤从这些内容可知白银成为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而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也是在明清之际。

其次,对所到不同国家社会生活的描述也是以明朝时期为蓝本的。如“一行前进,又见那市井上房屋齐整,铺面轩昂,一般有卖盐卖米,酒肆茶房;鼓角楼台通货殖,旗亭候馆挂帘栊。”⑥又如,“一日,在长安城里,卖了肩上柴,货了篮中鲤,同入酒馆之中。”⑦酒肆茶房、同入酒馆这样的场景也只有明清之际才能出现。还有一处是“菩萨十分欢喜,就将佛赐的宝贝,捧上长街,与木吒货卖”⑧“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⑨又有“下马过桥,进门观看。只见六街三市,货殖通财;又见衣冠隆盛,人物豪华”⑩另外,沿街叫卖的现象也是在宋代坊市结合时才会出现。唐朝时期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商人只能在市中经商,是不可能走街串巷的。中国古代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不仅地位低下,而且不能随便穿丝绸之类的衣物。而此处写到衣冠隆盛,人物豪华,显然只在明清之际才会有,而且看出人们对此奢华的穿着很是羡慕,反映出思想观念的开放。又如“行者道:酒店、米铺、磨坊,并绫罗杂货不消说;着然又好茶房、面点、大烧饼、大馍馍,饭店又有好汤饭、好椒料、好蔬菜,与那异品的糖糕、蒸糕、点心、卷子、油食、蜜食,无数好东西,我去买些儿请你如何”这段中提到的食物特别是西域的食材也是在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又见那大街上酒楼歌馆,热闹繁华。果然是神州都邑。有诗为证。诗曰:锦城铁瓮万年坚,临水依山色色鲜。百货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帘。楼台处处人烟广,巷陌朝朝客贾喧。不亚长安风景好,鸡鸣犬吠亦般般。”“及至东关厢,见那两边茶坊酒肆喧哗,米市油坊热闹”这几处对繁华市井的描写,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作者本人并未离开中国,所以他所写的场景应该体现的便是明朝中期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