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
    主页 > 期刊导读 >

浙南昆阳镇坡南街的历史探源

昆阳镇有一条坡南街,始于通富门,沿山坡下伸,至平地则一边为河,称为坡南河。街道沿河而走,大多是半爿街,延绵二三华里,直至坡南河埠头。街道原系石板铺的路面,现仅存通富门下百米,其余均已于20世纪90年代改造成水泥路面。街道旁边虽也新房簇簇,但一两层的旧砖木结构的民房和雕砌考究的门台还随处可见。人们走过坡南街,像是走进历史的隧道:农耕社会时期的商业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文化的遗迹,比比皆是,是平阳农耕社会的一个缩影。

一、没落的古镇

通福门是飞云江平原与鳌江平原间的一个隘口,也是浙闽通道上的一个隘口,坡南街沿隘口而下,成为闽浙通衢。由于坡南街处在水陆交通的转运站的位置,随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市镇。

据《宋史·职官志》:“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火禁或兼酒税之事。”温州海上贸易兴起,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温州知府杨潘有诗:“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置市舶务,专管海外贸易,与日本、高丽、真腊都有商船往来。元世祖时,还设有温州市舶司,直至元末方国珍起义才关闭。海上商贸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城镇的崛起。北宋时,平阳置有前仓、舶艚、泥山三镇。明时,沿用宋制,明初增置平阳镇(在坡下)、松山镇、蒲门镇。

交通的便利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乾隆年间的县令何子祥在《浚坡南河记》中写道,当时坡南河上棚屋甚多,有的已住了几代人,可见当时的热闹。1956年,坡南街也是客栈多、饭店多、卖草鞋的多,可见行旅之多。其他如九和酱园、张春盛雨伞、回春堂药店、珍宝盛绸布店等也都颇有名气。还有一些怪地名,什么打锣巷、倒谷桥、花园坑等,当地老人还能说出一些故事来。

据《平阳六年》:“本镇旧有城南,横阳两镇,民国初同隶县治。民国三十年,除旧城汽车路东并入鳌江务洋乡外,以公路为界,合称昆阳镇。”据此,坡南镇当于1941年合并,至于合并的原因,是横阳镇的发展。因为清乾隆年间,城里只有“市”,即市集,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历史就是这样,彼消此长,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则是“三十年水流东,三十年水流西。”哪里更适合发展,哪里就发展了。由于城内商业的发展,坡南街渐趋没落了。

二、古镇的河道和街道

街道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河道和道路则是交通运输的基本条件。坡南街基本保持历史面貌,是因河道没有变,而街道结构也基本没有变。人所见、所记之事不过几十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船还可划至汇头附近,当地老人都还记忆犹新。现在虽然不行船了,但河道还在,短短千余米的河上有十六条石板桥①,这是坡南街曾一度兴盛的见证。河道的疏浚不能不归功于县令何子祥。

何子祥是乾隆三十年(1765)调任平阳县令。坡南河上,现有石板桥十六条,有些还可辨别建桥与重建的时间和桥名的铭文。如吴隆兴桥②建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建桥时间最早,也是坡南镇风光一时的见证。坡南河为旅人行者带来了方便,也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何子祥的一座有形的“功德碑”。只要坡南河还在,这无字的历史丰碑就在。

老年人都还记忆犹新的被脚板磨得光滑的石板路,现在只留下通富门下百余米,以供人回顾历史,其余的在1989—1994年间,分两次改建成水泥路了。石板路是谁建的?何时建的?已很少有知晓者。然而历史既留下痕迹,必然有迹可循。查民国《县志》,得《邑南大路告成碑》,知坡南街石板路修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其时知县刘钟琪到任,见“倾古道,履之弥艰,久为行人苦”,乃捐金首倡,得到乡绅吴乃伊③响应。“遂鸠工材,董督劝输。殷户乐善者踵之,或任百馀丈,或任数十丈,以次减者,听其力之自便。始自壬寅冬,迄癸卯秋,阅十月而工竣。自县门至坡南夹屿桥,约九百余丈,顿然改观焉。”

每当见到坡南河和通富门下的石板路,笔者常想:何子祥是何人?刘钟琪是何人?吴乃伊是何人?除了研究地方史的少数几个人外,恐怕99﹪的人即使一生受其恩泽,也都不知道其人其名。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社会就这样前进的,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

古镇一景

古镇一景

三、儒家文化的遗物——牌坊与仪门